苗期管理
播种后土表需覆盖遮阴物,出苗前一定要保证土壤湿润,避免出苗时的阳光灼伤,出苗15-20天需浇稀淡肥料提高苗的生长速度和抗性,逐步剔除地表覆盖物,当苗出齐后每隔一段时间追施一次肥料,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次。[5]
田间管理
⑴播种与施肥
每亩以14814-22222株为宜。具体方法是:每墒墒宽1.2米,每行8塘,株行距15×20厘米,过密或过稀都会影响产量。一律采用开沟条播,沟深视种块大小而定,按块根大小分开播种。依据先播种后盖土的原则,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千克,磷肥40-50千克,硫酸钾20千克,均匀施于墒面,浅锄,做到土肥融和。然后再盖上一层2-3厘米厚的细土,盖土过深影响出苗率。[5]
⑵追肥
幼苗有6-8片叶子时,第一次追施充分腐熟的厩粪水或人粪尿,具体方法是:先把优质的羊、猪粪泡成的粪水或人粪尿,以50千克水兑8-10千克粪水或兑尿素0.8千克施用。为促使茎叶快速生长,施用的原则是:浓度要稀,次数要多,施用量要大,使施肥的同时还可以保墒。第二次追肥应在植株生长至1米左右,开花前20天进行,此时块根已进入生长膨大的关键时期,每亩用2‰尿素,1.5‰的磷酸二氢钾兑水浇施于植株的根部。开花结子期用2‰尿素,5‰磷酸二氢钾兑水浇施,做到每平方米浇施肥液2-3千克。
⑶灌溉
黄草乌怕旱又怕涝,不同季节,不同生育时期,对水分有不同要求。播种后出苗困难的,要合理灌水才能保证苗齐苗壮,出苗以后,整个生长发育期都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,过干或过湿都会使草乌生长不良。草乌生长前期正处于干旱季节,特别是在春旱严重地区,为了保证草乌生长发育,应适时灌溉,但不能渗灌;夏季应注意排涝,土壤相对含水量70%左右较合适,这样才能保证稳产、高产。[5]
⑷中耕除草
幼苗出土前,应将墒面上大的土块抓入沟内,用锄头打碎,然后把沟内的泥土完全提到墒面上。“雨水”节令前后,幼苗全部出土,如发现病株,应拔出烧毁,利用预备苗带土移栽,时间宜早不宜迟。草乌属深根作物,中耕时要根据黄草乌的根系生长的情况、范围、变化掌握先深耕后浅耕,远深耕、近浅耕的方法。搭架前培土,促进不定根生长。
雨水落地以后,杂草易于生长,应及时中耕除草,保持地无杂草,沟无积水。开花前结合施肥中耕1次,使块根在短期内迅速发育膨大。黄草乌属藤蔓形植物,为了高产,必须进行搭架